欢迎来到喀斯玛汇智科技服务平台

服务热线: 010-82648522

首页 > 专利推荐 > 专利详情

一种氮化铝锥尖及栅极结构的制作方法

  • 申请号:CN200810056965.7
  • 专利类型:发明专利
  • 申请(专利权)人: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
  • 公开(公开)号:CN101497991
  • 公开(公开)日:2009.08.05
  • 法律状态:实质审查的生效
  • 出售价格: 面议
  • 立即咨询

专利详情

专利名称 一种氮化铝锥尖及栅极结构的制作方法
申请号 CN200810056965.7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
公开(公告)号 CN101497991 公开(授权)日 2009.08.05
申请(专利权)人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发明(设计)人 顾长志;李云龙;李俊杰;时成瑛;金爱子;罗强;杨海方
主分类号 C23C14/35(2006.01)I IPC主分类号 C23C14/35(2006.01)I;C23C14/02(2006.01)I;B08B3/12(2006.01)I;C23C14/06(2006.01)I;C23C14/14(2006.01)I;C23C14/54(2006.01)I
专利有效期 一种氮化铝锥尖及栅极结构的制作方法 至一种氮化铝锥尖及栅极结构的制作方法 法律状态 实质审查的生效
说明书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化铝锥尖及其栅极锥尖结构的制备方法,该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: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干净的硅衬底上生长一层氮化铝薄 膜或再沉积一层金膜,然后放入到聚焦离子束刻蚀系统中,当真空度达5.5 ×10-5mbar时,加5kV电子束高压,进行样品形貌观察和定位,再加离 子束源和设置束流,最后设置刻蚀图样,并按照刻蚀图样对氮化铝薄膜样 品进行聚焦离子束刻蚀,得到氮化铝锥尖3结构或栅极锥尖结构,所制备 的氮化铝锥尖3结构的单个锥的长径比在(3-30)∶1之间,尖部最小曲率半 径低于20纳米,底部直径为100纳米到几微米。该方法可以制备出长径 比可控的氮化铝锥尖及其栅极锥尖结构,省去了传统工艺中必须的沉积绝 缘层和光刻等多道工序,工艺简单和成本低。

交易流程

  • 01 选取所需
    专利
  • 02 确认专利
    可交易
  • 03 签订合同
  • 04 上报材料
  • 05 确认变更
    成功
  • 06 支付尾款
  • 07 交付证书

平台保障

1、源头对接,价格透明

2、平台验证,实名审核

3、合同监控,代办手续

4、专员跟进,交易保障

  • 用户留言
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

求购专利

专利交易流程

  • 01 选取所需专利
  • 02 确认专利可交易
  • 03 签订合同
  • 04 上报材料
  • 05 确认变更成功
  • 06 支付尾款
  • 07 交付证书
官方客服(周一至周五:8:30-17:30) 010-826485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