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种利用黏土凝聚将水华转化为水底植被的方法
- 申请号:CN200510099736.X
- 专利类型:发明专利
- 申请(专利权)人: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
- 公开(公开)号:CN1769198
- 公开(公开)日:2006.05.10
- 法律状态:授权
- 出售价格: 面议 立即咨询
专利详情
专利名称 | 一种利用黏土凝聚将水华转化为水底植被的方法 | ||
申请号 | CN200510099736.X | 专利类型 | 发明专利 |
公开(公告)号 | CN1769198 | 公开(授权)日 | 2006.05.10 |
申请(专利权)人 |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| 发明(设计)人 | 潘纲;田秉晖;陈灏;张木兰;袁宪政 |
主分类号 | C02F1/52(2006.01) | IPC主分类号 | C02F1/52(2006.01) |
专利有效期 | 一种利用黏土凝聚将水华转化为水底植被的方法 至一种利用黏土凝聚将水华转化为水底植被的方法 | 法律状态 | 授权 |
说明书摘要 |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清除湖泊水华和恢复水底植 被同时执行的、标本兼顾治理水华和湖泊富营养化的强化天然 水处理-生态恢复复合治理技术。具体地说,就是将由改性黏 土/土壤/沉积物和草种或水草根块按一定方式制备而成的复合 材料喷洒于水面,在快速除藻除浊的同时,将草种、根快连同 藻华和改性黏土一并转入到水底并使它们相互作用转化成沉 水植被。本发明之复合材料可通过一次性机械化喷洒操作同时 达到快速清除表层水华、长期将藻细胞固定于底泥、利用凝聚 沉降所获得的高透明度将草种,根快,改性黏土和底泥中的藻 转化成沉水植物、和治理湖泊底泥二次污染等多种短期,长期 的水华-底泥-水体富营养化的连锁治理效果。本发明有效地 克服了黏土除藻方法只能去除水体表层藻类,不能防止沉积物 和沉藻的泛起和底泥二次污染的问题,并且解决了化学法底泥 固磷成本高,生态安全性难以确定和固磷效果不稳定等问题。 本发明有效地克服了沉水植物恢复技术中,无法在重度水华的 天然水中机械化播种植沉水植物并使之成活的问题。 |
交易流程
-
01
选取所需
专利 -
02
确认专利
可交易 - 03 签订合同
- 04 上报材料
-
05
确认变更
成功 - 06 支付尾款
- 07 交付证书
过户资料
平台保障
1、源头对接,价格透明
2、平台验证,实名审核
3、合同监控,代办手续
4、专员跟进,交易保障
- 用户留言
暂时还没有用户留言